雖然網路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要成份了,但一般人對於如何「使用網路成為獲利的媒介」這件事的認知仍非常淺薄,甚至在華語地區,「網路創業」這個名詞的形象,甚至會讓人直接聯想到「詐騙」、「不務正業」等等。
身為網路創業超過十年的導師們,除了分享了一些很真實的「走心話」之外,也告訴你在 想要網路創業 的初期,如何面對這些流言蜚語,相信內心抱持想要帶給這個世界與他人「真正價值」的你,絕對會在此次對談當中收穫滿滿。
目錄
播放本集節目
在經過數次網路創業失敗後,媽媽曾忍不住的開口跟我說一句話:「你是不是該回去職場去找一個『正當』的工作?」

女性創業家的社會形象
網路創業人和一般人之間,在溝通上存在非常巨大程度的認知差距,這個事情對於新手創業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困擾跟門檻,它甚至很可能變成讓你放棄想要網路創業的原因。
學苑的導師Cassie就曾經經歷過這樣一段小故事;有一段時間她經常獨自一人光顧一間無菜單料理壽司店,有一次與老闆分享到正在進行中的網路商業模式,老闆竟然回覆道:「如果妳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可以來跟我學做甜點!」,似乎暗示她正在做的網路事業不如傳統事業來的腳踏實地,而這樣的情形大多會發生在女性創業家身上,因為大眾在無形中往往容易低估女性的決策能力。

親友聽說你正在網路創業 但是擔心你遇到詐騙集團?
其實在華語地區的網路中,「網路創業」是這 5 ~ 10 年才開始被搬上台面,開始有越來越多所謂的網紅,或是成功人士是因為網路創業而起家,若一般人本身如果沒有太接觸科技或是網路媒體這類資訊,真的會很不熟悉。
相較歐美的市場 20~30 年的發展,像是 Online Business (網路事業) 或 Online Entrepreneur(網路創業家)這些名詞相對來說會比較熟悉,所以在歐美的一般人聽到你是你在網路創業,比較不會覺得你是詐騙集團;相較之下,他們從新聞媒體上認識非常多有錢且知名的網路創業家或作家,很多都透過網路創業起家,因此當得知你在網路創業,至少會把網路創業這件事情當成這是一份正當的職業。

建議新鮮創業人繼續保有『原始身分』
就算父母本身非常開明並且對於網路創業保持高度的支持率,一但你的網路事業開始遭遇困境和失敗,免不了還是會被長輩和親友們質疑這樣的事業是否能夠稱得上是一份正當的工作、是否真的能建立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
所以我們會建議各位網路創業人,在網路事業剛開始之際,盡量保持原有的正職工作或兼職。學苑的導師 Phoebe 就曾經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一邊進行網路創業的工作,一邊從事兼職工作,包括SOHO接案,展場翻譯和語文老師等等。一方面讓父母不用擔心,另一方面也能擁有充裕的時間繼續從事網路創業的工作。
因為我們心裡都明白,自己可以透過網路創業去達到人生與事業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就是一種成長的過程,而獲得的成果一定會是值得的。

想要網路創業 ,但不需要對外多作解釋
剛接觸網路創業的新手,當網路事業八字都還沒一撇之前,都不要急著與任何人解釋自己在做什麼,直到你事業成熟,收入可以支持基本開銷,拿得出正式專業公司或是工作室名片,再來講話,不然在這之前只要開口都是找罪受。
在事業還沒成熟時,一開口就等於邀請別人各式各樣的批評。並不是對於自己做的事沒自信,只是為了保護這個事業。因為網路創業本身並不容易,而且對你而言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不需要因為他人的閒言閒語,打擊自己的夢想。人很現實,當你已經開始賺錢,相對的也對自己有自信時,再分享,你也比較能有自信回應。

解法 (1): 想要網路創業 ,先擁有可信賴的專業導師
「擁有自己能信賴的創業導師」,因為知道你正在做什麼,而你任何困擾與想要解決的問題,對方也有經驗、完全理解你到底經歷了什麼過程。
但,遇到「可以信賴的創業導師」往往是可遇不可求,因為在網路行銷的市場中充斥著以賺錢為目標的「老師」與「師父」們,一般新手幾乎也很難分辨眼前的老師是否真的擁有實戰經驗,以及是否真的可以信賴。
建議多放一些時間觀察這些「老師們」對人處事的方式,從中觀察對方是否真的提供了如同他們形容與保證的事物,因為有問題的老師們通常都經不起時間的挑戰,通常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露出馬腳。

解法 (2): 想要網路創業 ,先加入「同領域」的創業社群
可在FB上面找到很多創業相關社群,但裡面其實也是龍蛇混雜,加上各自創業經驗不同、商業模式也完全不一樣,所以真正可以獲得有益處的交流機會也不是那麼多。
最理想的狀況是,你報名的網路課程,本身有在經營並且能夠提供學員們一個健康強健的社群,這樣至少可以跟學習同樣創業模式的同學一起討論。但是根據我們的觀察,很多網路課程標榜都會提供Facebook社團供學員們使用,但是其實很多時候都沒有人在管理,學員們遇到問題不敢提問,就算問了也是石沉大海,無法有效地獲得專業的解答。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才創立集思網路創業學苑,提供所有無論是新進還是有經驗的網路創業人,一個健康友善的交流園地,只要在我們的社群中提出任何問題,一定可以獲得來自各方夥伴、學長姊以及導師的解答,我們的宗旨是,我們不會自詡為是大師,但是只要學員有任何時候需要協助,我們都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與指導。

解法 (3): 分享創業感想時,慎選傾訴的對象
某位親友勸你「不要做夢、你被騙了、網路事業都是詐騙集團或直銷、再努力都不會有任何收獲、趕快放棄去找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做到退休」,當下可以問自己:「這位親友對於網路本身認知程度有多少?他真的了解所謂網路產業是什麼嗎?只會用Line傳蓮花圖的長輩,或是只會用網拍購物的朋友,給出有關網路創業的建議,真的具有任何參考價值嗎?」
那些給你建議的人,有親戚也會有同輩的年輕人。只是你要先了解,一般普通人對「網路」認知真的非常淺。會用網路購物算懂網路嗎?會滑 Facebook、Instagram 和 Netflix 算是懂網路嗎?這樣一來,應該就可大概分辨出哪些資源可取,而哪些不需往心裡去。
你是要繼續抱持著消費者心態,還是轉變思維,使用網路作為一個媒介去獲取收益?這就是專業與一般消費者的差異。隔行如隔山,就算本身有網路創業經驗,也不太一定能完全理解現在這個產業或商業模式遇到的狀況或是難關,所以尋求任何建議或心靈慰藉時,還是要看對象。